文章详情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

时间:2024-05-12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

我的老家在南方,所以我来说说南方的春节风俗吧!

我一到南方,眼前红红火火的,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灯笼,贴上了春联。村子里喜气洋洋的,人们有说有笑,衣服都是刚买的。

我回到家中,发现就连街头卖艺的人都改行了,买了一大包财神爷,挨家挨户地去卖,五元一张。

南方春节时,人们不吃饺子、馒头……,南方的传统食物有年糕、鱼、腊八豆……

我走出村子,看了看村口,村口放着一个红色的大拱门,上面写着“新年快乐”!街道上更是热闹非凡,每一根路灯杆上都挂着大红灯笼,真像人们每只手都提着一个灯笼。我从人山人海中隐隐约约地看见一块红黄相间的步忽上忽下,很奇怪。突然,我听见有人喊:“哇,有人舞龙。”接着,前面的人群沸腾了,我们踮起脚尖儿,只见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正缓缓向我们走来。它全身贴满了亮晶晶的鳞片,威武的龙头高高的昂起,还不时地摇摇头、摆摆尾,把龙舞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来到了表演场地,只见它一会儿像在空中翱翔,一会儿像在大海里翻腾,龙如波浪一般连绵起伏,忽上忽下,忽高忽低。这样舞动的龙使我想到波涛汹涌的海浪。龙珠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表演得非常精彩。一到她们表演得精彩的时候,人们会往舞龙场地上扔五元或十元的钞票,舞龙的人会更加卖力地表演,我也扔了一张五元的钞票,以表达内心的喜爱。

我接着向前走,忽然,我听到了唱戏的声音,我循声望去,之间人们梳妆打扮之后穿着厚重的戏服,在台上唱起了戏,这就是南方的花鼓戏。男人们敲着大鼓,累得满头大汗,晶莹的汗水在太阳下闪闪发光,绚丽多彩。人们鼓掌欢呼,大声叫好。

南方的春节习俗还有很多,你一定要去细细观赏。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2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在除夕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年夜饭的食材,一大早就能闻到鸡鸭鱼肉的香味。客人们纷至沓来的来到我家,大人们就会给我们小孩压岁钱,我们小孩在新年里最开心,因为就要放鞭炮了。早晨,我们一家人忙开了。妈妈在大门上贴春联。映入我眼帘的是“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正要贴在门上。妈妈连忙阻止我,说道:“福字应该倒贴,就是福到的谐音,福光临我们家了。春节帖春联有喜庆、财气、吉祥之意。”我一听,赶紧把“福”字倒贴了。爸爸也在精心准备,挂起了一盏盏红灯笼。我想:这红灯笼难道不就代表着我们祖国的面貌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吗?

大人们把一串串的鞭炮,排在门口,把一个个的圆形鞭炮也放在门口。大人们拿着打火机把一个个的鞭炮全点上了,一串串的鞭炮“噼里啪啦”得响,圆形鞭炮“嗖”飞上天,再“轰”得一声爆炸。我们小孩子开心极了。

放完鞭炮后,一家人就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还有吃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晚上八点整,我们全家准时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春节联欢晚会”。那悠扬的歌声,使人陶醉其中;那优美的舞姿,使人赞不绝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话,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声小品,使人开怀大笑……阵阵欢声笑语荡漾在客厅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3

在芜湖,春节在腊月就开始了。在腊八那一天,一些还保存着旧习俗的老人家们仍然要煮腊八粥,粥是用各种各样的米、豆子和红枣做成的,有时候还要加上一点芝麻来做。这样做出来的粥不但闻起来很香,喝起来也是美味的。

腊八不但是要喝粥的,这一天很多大人们去上街的。他们为孩子们买过年穿的新衣服,为过年买一些蜜饯干果、瓜子点心。孩子们则喜欢买一些过年吃的糖果,一般都爱买炒米糖、花生糖和巧克力。然后才为自己选择新衣服。

腊月二十左右,大人们就要开始包饺子、作年糕和蒸蛋饺了,而且还要做一次大扫除,要掸灰、擦桌子、扫地…就像陀螺一样团团转。

到了大年三十,大家就开始做团圆饭了,小孩子就开始放鞭炮玩耍。这一天晚上,如果没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都要回家吃团圆饭。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无一例外的有一道红烧鱼,但是都不允许吃掉,吃了就不叫“年年有余”了。晚上大人们吃完了团圆饭,都喜欢看春节联欢晚会,孩子们就去放烟花玩儿。三十这一天要守岁,也就是十二点钟之前不能睡觉。到了子时,就要开始放炮竹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正月初一早上,人们都要睡到九点十点钟才起床。然后就去拜年。主妇就留在家中做饭。外面到处都是红色的爆竹的纸屑。踩上去软软的。到了中午,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初一到初三是年三天,这几天大人孩子们都喜欢各自玩,到亲戚朋友家去拜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点香。

到了正月初八,大多数店铺都要开张。因为八的谐音就是发。孩子们总是抢着去买东西。大人们就去娱乐休闲。

正月十五,南方人既叫元宵节,也叫过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大人们还爱在元宵里掺和进花生。孩子就在元宵节上尽情玩乐。这一天也是过年中快乐的一天。

过了十五,春节差不多就算是过完了。大人们去上班,孩子们去上学,一切都恢复到原来的日子里了。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4

我的家乡在茂名,我们的茂名有一个独特的节日——年例。顾名思义,年例就是年年有此例。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也就是说,在年例那一天要进行游神,用于驱鬼。

“游神”就是把神像抬起来,绕着村子走一圈,据说这样做可以驱鬼,也可以保佑自己家以及全村的村民身体健康,五谷丰登。说起游神,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传说在光绪时期,有一个地方出现罕见的大旱灾,当地的县官不忍心看到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开仓救人。谁知县官因为这件事得罪了朝廷,有一大批官员上奏将他斩首示众。在他行刑前的一个晚上,他梦见了一位神仙,神仙对他说:“你是个好人,你不应该死的,当你重新生活后,要把我抬出来绕着村子走一圈,以保佑全村各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第二天,他果然没死,他再三回忆着梦,发现梦中神仙与小庙里的安济圣王长得一模一样。于是这个地方便有了年例,也就是游神这样一个习俗。当然,每个地方抬的神像不一样,我们的茂名所抬的神像是观音菩萨像。

年例不仅要游神,还要在家中摆上十几围的酒席,菜主要是白切鸡、鸭、炒白菜、炒米粉……在年例,每家每户都要赶回家乡,准备酒席、食物、饮料等东西。年例一定要吃鸡、鸭、鹅,这样可以保佑自家的鸡鸭鹅不受病毒感染,而且越养越多。

年例是我们的家乡一个独特的节日,它拥有独特的习俗,所以我们的一直保留着这个节日。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5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就拿过年来说吧!

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6

我的家乡是九江,在春节的时候,可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呢!

春节前夕,家家户户挂满了腊肉、腊鱼和腊肠,像是在为人们提前宣告了新年的来临,又像是在争斗谁更有喜气。在我家中,人人都在忙上忙下,有的忙去订年货,有的还在打扫卫生,还有的正在分配红包,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我们脸上的喜悦却是对新的一年的美好向往。

除夕来临,街道上空无一人,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络绎不绝,我家也不例外。家中,大人小孩正团聚在一起,手烘着温暖的火,正惬意地吃着由“顶级厨师”婆婆亲自现做的可口饭菜。可为什么大家并没有“大饱口福”呢?嘿!这你都不知道?当然是为了大吃几碗“压轴菜”——八宝饭啦!八宝饭俗称我国的年夜饭,是由甜糯米和几种干果拌成的饭,据说吃了这一年就万事如意,一家子和和美美的。

饭后,便到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了,那就是——发红包!我和弟弟妹妹忙去向大人献殷勤,逗得爸爸妈妈直乐,大人们才给了我们“小费”,可“小费”也不是白拿的,还要帮大人们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这对联也是我国春节时的著名传统习俗之一,红运来临的象征。

初一初二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街道上人来人往,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有句潮汕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早越见其诚意,咱们九江人也同样好拜年这口。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要去别人家拜个年,说上几句祝福,以示祝别人在新的一年里家道兴旺。

怎么样?你想不想也来体验体验九江春节时的习俗?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7

温州的除夕,热闹非凡,热火朝天,年味十分浓,有种特别的温州味。

街上到处挂满了红灯笼,简直是红的海洋,喜庆的乐章。一大早,人们已经开始上街买菜,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时间还早,菜场却人山人海。而大扫除,也就是扫房也在此时进行。

一张张平整,火红的对联已经准备就绪。贴上,整层楼都红红火火的,人们的脸上洋溢着一年中最热情、快乐的笑容。除夕,已被红占有主导。

忙碌许久,与往常不同,4点多,我家中的厨神——爸爸已经穿好围裙,准备开始洗菜了。各种年味菜肴陆续上桌,一翻,一炒,不愧是年夜饭桌上的'最亮的菜!高脚碗摆成一桌,别家的香味也随风飘来。亲朋好友都来了,菜也上齐了。食材很有讲究,寓意好的菜也是大特色。年糕,又名“水晶糕”(温州话),白得晶莹剔透,美味又颜值高,寓意着孩子长高,大人步步高升。还有鱼,便是年年有余。松糕,就是步步高升……酒,饮料都倒满了,大家举杯庆祝,一个一个高潮在一声声敬酒、祝福中度过。全街都热闹不已,一阵阵欢笑穿过街头,传遍每一户热闹非凡的家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热情。

饭后,大家如全国统一一般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大人们开始包红包,孩子们也开始收红包。各个家族群里,红包如雨一般“落”下来。人们赶紧写好祝福,发给老师、朋友、同学……

9点多,孩子们结伴下楼放烟花。各种烟花爆竹——摔炮,手持烟花,小蜜蜂,窜天猴,小花筒……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玩着,不亦乐乎。眼睛里好似有光芒,闪烁着。一声声“嘭,嘭,嘭”与孩子们的欢笑声融合在一起,是种春节独特的风味。

大多人到了凌晨十二点,长大了一岁时,才兴奋地去睡觉,但也是不眠夜。

热闹非凡的除夕很平常,但很热闹,很有温情。除夕,人人都喜欢。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8

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奶奶家。

推开门便能瞧见——一厚沓白嫩的面皮,一大碗香气满满的肉馅,一脸慈祥地端坐桌边包饺子的奶奶。这是我对在崇明过春节最深的记忆。

小时候就跟着奶奶一起学着包饺子。但饺子一下锅,我包的那些饺子就“失踪”了:面皮散了,馅儿也跟着逃了出来。这事儿不知被大家笑了多少回。

但我还是喜欢包饺子,不为别的,就为了能享受那份家的温暖。

包饺子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准备面皮和馅儿可谓是一道极其重要的工序。先准备馅儿,将蔬菜馅和肉馅剁碎,然后将其搅拌,最后加入适量的调味料,静置待用即可。

接下来便是准备面皮了。先往面粉里加适量的温水,然后反复搅拌和揉捏,直至达到想要的韧劲。这一步非常考验人的经验,因为这一步十分费时费力。接着将面团揉成一个个汤圆大小的小面团,再用擀面杖将其擀成一张张饺子皮。由于这道工序十分复杂,极其耗费精力和时间,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一般选择从市场里买现成的饺子皮。尽管如此,我依然更向往全家人一起其乐融融地干活、包饺子,因为那样更能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暖意。

包饺子相对简单,从饺子皮中掀起一张,将馅儿放在面皮上,一合,一按,一捏,一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完成了。

“下饺子喽!”随着奶奶的一声吆喝,数十只饺子纷纷跳下了锅。你瞧!它们正在锅里活蹦乱跳呢!我正想将脖子再伸长些,好看个究竟,谁知那水珠却调皮地溅了出来,奶奶赶紧把我往后挡,说:“小心点,乖,别烫着了!”

“饺子来喽!“随着奶奶的又一声吆喝,热气腾腾的饺子一碗接着一碗被端上了桌,每一碗里都是满满的温暖。

窗外,鞭炮声此起彼伏。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我真正明白了饺子的内涵——团团圆圆。

我总是在想:其实我们包进去的何止是饺子馅呀,更多的是我们对团圆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9

照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大概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

这天,是家乡过小年的日子,说是小年,不如说是过春节的彩排。晚上,天一擦黑,就听见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这是要吃水饺了,每一年的这天吃睡觉之前都要放鞭炮,再烧些纸钱送灶王爷上天,干完这些才能吃水饺。每当这一天晚上,村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参差不齐的鞭炮声,那声音直冲云天。这天还要把屋子整理好,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腊月三十也就是家乡人口中的大年了,这天中午12点,每家每户贴对联。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圆饭,吃晚饭,家里的男人们就去别人家拜早年,女人们在家里等待别人拜年。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每家每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但都在炕上包,边包水饺边等待。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睡觉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才能吃,吃完水饺才能睡。

正月初一早晨,人们穿上新衣,这时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时要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要压岁钱了,收完了压岁钱,就一起出去拜年,到那家串串,到那家走走,拜完之后就在家里等待别人来拜年。

过完春节后的几天更不能闲着了,还要到别的亲戚家这样子来回走动,晚上还要请在村子里的长辈吃饭。初二晚上包好水饺,凌晨四五点钟去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春节后的几天晚上村里开着路灯,小孩子们都出去放各种礼花。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这天必须要吃元宵,晚上全村一起放礼花,各种各样的礼花在天空中呈现出来,给蔚蓝的天空添上了几笔彩色。

春节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春节过去之后,天气逐渐变暖,孩子们开始上学,大家又开始为新的一年忙碌起来。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0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自己的家乡——麻阳度过的。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不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

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除夕夜,年夜饭都是必不可少的。显然,麻阳也比例外,只是时间比其他地方要早一些——在麻阳年夜饭在下午4点钟的时候就准备好了。说是“年夜饭”,事实上是“年下午饭”。虽然时间略早,但却丝毫冲不淡那浓浓的年味儿,那对“万象更新”的喜悦之情和那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望着满桌的美食,你是不是早已垂涎三尺了?别急,再吃年夜饭之前,还有更重要的时候要做——大人们会带上不少东西去山上祭拜土地,去河边祭拜水,在到家里去祭拜祖宗。做完了这些,大家才舞动筷子,尽享这美味的年夜大餐。

吃过年夜饭,大家便陆续开始守岁。天尚未黑,耳畔便响起了鞭炮“噼里啪啦”响声,眼前便闪过烟花绚丽多彩的图案。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近。终于,凌晨12点到了!伴随着几朵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小孩子纷纷给长辈拜年,大人们也乐呵呵地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那些先拿到压岁钱的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没拿到的只好眼巴巴地望着他们。当然,压岁钱也少不了他们的一份。发完压岁钱,大家便躺到床上,沉沉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大人们起了个一大早,拿着桶子去“抢新水”——用桶子去打井里的水。据说“水新”意味着“万事新”,预示着新的一年有新气象。除此之外,他们还要上山砍柴。因为“柴”和“财”谐音,新年砍柴,希望来年财源滚滚。

这便是我的家乡独具特色的过年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1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如:包饺子,拜神,守岁,舞狮等。在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包饺子。

有关包饺子的传说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娇耳汤》: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医生,他任长沙太守时,他看见许多平民百姓在临近春节时,因天气十分寒冷,经常冻伤耳朵、手等。那位医生看见后,就用羊肉、辣椒等驱寒的药材包成娇耳,做成娇耳汤分给所有平民吃。那些冻伤的人吃了娇耳汤后,冻伤全都好了。所以从此以后每年的大年初一,人们在庆祝新年时,就模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食物,那就是今天的饺子。

每年到了除夕那天,外婆和外公早早起床,大扫除、贴对联、挂灯笼……到了下午才正式开始包饺子。刚开始,我和外婆在一旁做包饺子的馅料。有五花肉、玉米、蔬菜等许多五颜六色的配料,看得我眼花缭乱。外婆负责将肉和洗好的配料剁碎,而我负责将蔬菜洗好并削开,同时将玉米粒剥下来。剁好后将所有的配料倒进一个大盘里,并加入油、盐和酱油,混合搅拌,配料配好后,就可以包饺子了。外婆先用清水粘粘饺子皮,然后将配料用勺子挖一大勺放到饺子皮上,接着将皮的两边合上,折出花纹,最后用手一压,一个饺子就完成了。

我跟着外婆包了好几个饺子,可每一个饺子在包好后就裂开了嘴巴。正当我焦急得想补救办法时,外婆却笑呵呵地说:“你看看你包的饺子,都没有用力折花纹,虽然中看,但不中吃啊!”我恍然大悟,最终做出了令我最满意的饺子。

这就是我的家乡风俗,是不是很有趣呢?你也来试一试吧。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2

我们家乡的春节按照我们家乡的习俗,春节就是在除夕那天开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来。大人们要上街买很多菜和零食回来,还要打扫卫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对联和红艳艳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有一些家是倒“福”呢?”妈妈笑眯眯地说:“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代表福气来到了。”妈妈又对我说:“除夕要守岁,不到十二点是不能睡的。守岁,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诚的心守住平安。”午夜十二点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烟花,顿时,整个城镇响声四处,真是震耳欲聋,热闹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爷爷.奶奶会煮我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比如:龙虾.虾菇.螃蟹.海蛰皮.虾.跳鱼等。

等吃过了饭,小孩子们都要去给长辈们拜年,拜了年,长辈们会给小孩子们压岁钱,有的孩子会拿钱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拜完了年,大人们就要上寺庙去进香。在我们老家有很多寺庙,每个寺庙都要进香。等大人们进完了香就会带着小孩子去游乐园.公园等。正月初一就这样过了。

等到了元宵节,是我们家乡最热闹的一天,也是我们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欢喜的时刻到来了,因为家家户户都摆上了年货,每家都要杀鸡来拜神,桌子上堆满了糖果点心等之类的东西,小孩子都喜欢吃的,有一些嘴馋的孩子会忍不住偷一个吃呢!让孩子们开心的不止这个,是在公庙上,摆着许多各色的旗子,让人来拿着,干什么呢?对了,就是游村,还有醒师,每逢家节,都有机会的,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春节过后,小孩子们要上学了,大人们也去做平时该做的事了。我真是难忘家乡的春节呀!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扫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除尘迎新,把一切“破旧”、“晦气”统统扫出门。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一家人便开始忙得团团转。

“孩儿她爸!快去拖地!”“得嘞!”爸爸拎着拖把就起劲地忙了起来。“你!去扫地!”妈妈用手敲了敲我的脑袋。我得到了命令,抄起扫把就像个陀螺一样,在家里转起了圈。“妈!”“哎!”“你和我一起贴对联。”妈妈竟然连奶奶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太阳散发出耀眼的锋芒。虽已是寒冬,可我们家里的人早已汗流浃背。

爷爷拎着一大袋子东西,一脚踩到了爸爸刚刚擦好、一尘不染的地面。“爸!”爸爸停下手里的活,他面色通红,浓密的头发上沾满了汗水。“抱歉啊,我先过去。”爷爷面带歉意地走在爸爸刚擦好的地上。“爸!”我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吧唧”一声跳到了地板上,留了一双脚印。

完了!怎么办!我抬头望着爸爸:“额……那啥……嗯……拖完了吗?”

“没有……”爸爸摇了摇头,语气充满了无奈。

“那您继续加油,我先走了!”说完我咧嘴一笑,一溜烟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辞旧迎新,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日子,这份欢喜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刻在我的心中。

扫尘迎春——带着对新的一年寄托与期盼,开始新的一程。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4

正月里,中国农历的春节,在这个万众欢欣的时节,各种各样的香味在这个月份里集中释放。有水仙花、兰花等散发出来的香味;有祭祖拜佛烧香的香味;有烟花爆竹的火药香味......

依稀记得前几年的春节,我们在老家过年。年夜饭后,大家开始放烟花爆竹。我觉得很好玩,但又胆小,害怕那火苗,尤其喜欢又怕那一声“砰”。父母亲便陪我一起,我们手里提着爆竹来到空旷的院子里,父亲先点燃一根香烟,并告诉我只需要借着这小小的火苗就可以引燃。父亲边说边慢慢地弯下腰,手中的香烟稳稳地伸向爆竹,碰到火线了,咦,没点燃,父亲非常镇定地又点了火线,然后不紧不慢地移开脚步,燃了,“砰”一声响。

而这时,母亲已紧紧地捂住着我两只小耳朵,爆炸声也变得没那么响亮,但我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吸着鼻子狠狠地捕捉那一丝爆竹燃放的气息。父亲熟练的放了一个又一个,过了一会儿,他喊着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我过去放一个。我一步一步的挪过去,心里害怕极了,父亲的鼓励给了我胆量,爆竹的魅力也使我加快脚步走到父亲身边,他耐心地弯下腰再一次示范给我看,用肯定的语气说:“没危险,别怕,我在!”父亲的话不多,却让我内心不再慌张。点燃爆竹时爸爸就站在我身边,手伸开着,好像时刻会把我拉进怀里。我小心翼翼把颤抖的手慢慢地伸向引火线,又快速缩了回来,没点燃。再一次,火苗刚接触上我拔腿就跑,咦,没声音呢。又再一次,终于,我点燃了爆竹。

父亲脸上绽开了鼓励的微笑,母亲走过来温柔地搂着我并夸我是个小男子汉。在这一瞬间,我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孩子,高兴、紧张、兴奋都混合在了一起。随着浓浓火药味的散开,我在这种味道里像是找到了勇气和幸福。

浓浓的年味依旧,爆竹和烟花在不停地燃放。抬头仰望星空,绚丽灿烂的焰火,伴随着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还有父亲那一双大手,这种场景在回忆中长久留存,而那年节的香味,在正月里始终散发着独特的气息。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15

我们这里刚进入腊月,孩子们还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过春节做准备了。家家户户的阳台、门前都有一串串诱人的香肠,还有一条条腌鱼、一块块腊肉。放学回家的孩子总会被馋得直流口水,眼里满是对春节的向往。

从过小年的前几天,就有了很浓的节日气氛。街上是一种红火的美丽,许多超市、商店的屋檐下都挂上了大红灯笼,金色的流苏在寒风中舞动,让人心头一暖,眼前一亮。音响里传出喜庆的歌,《步步高》、《恭喜发财》……音乐声震耳欲聋。超市里人山人海,虽挤得满头大汗,却还是不亦乐乎。女人们一个劲儿地往小推车里装,车里装不下了,堆起了一座小山,男人们闪亮登场,各自的丈夫发挥巨大作用,脖子上、手上全是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老太太也一改往日的节约,把糖果饼干可劲儿拿,嘴里还念叨着自个儿孙子爱吃的、玩的。每个人都空着手进去,却是满载而归。

除夕,那是万家团圆的日子。无论多远、无论多忙,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人欢声笑语。香喷喷的糯米饭在唇齿间游走,人人都吃出了爱的味道。那一夜灯火不间断,灯会亮一整夜。屋外,深夜约十一点半一到,就开始鞭炮齐鸣,响彻云霄,绚烂的烟火会将天空装点得格外灿烂,带着人们对新年的希望与企盼绽放,一直会持续到凌晨约一点。

大年三十,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春晚。和父母搂在一起,为一场杂技表演惊呼,为一个精彩小品而欢笑,为一首歌曲陶醉,春晚让人心里感到不一样的温馨。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天边无数的孔明灯将夜空点亮,那里面装载着人们的不开心与不快乐一并远去,留给人们幸福安康。元宵节,顾名思义,必吃元宵,香甜的元宵又糯又软,是孩子们的最爱。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人人都喜爱和向往的节日。难道不是吗?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1.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

2.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3.家乡春节的风俗初中作文

4.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

5.家乡春节的风俗作文

6.家乡春节风俗小学作文

7.家乡春节风俗作文8篇

8.春节的风俗作文

9.春节风俗作文

  • 上一篇:六年级盼春节的作文400字
  • 下一篇:有关春节习俗的作文600字(精选12篇)
  • 专题推荐
    随机推荐
    随机推荐
    作文
    话题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考试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字数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写作指导
    语文
    成语大全近义词反义词谜语大全歇后语汉语拼音同义词阅读答案教学课件造句朗诵稿说课稿教学反思征文教学设计
    美文
    经典美文优美句子诗歌散文微小说随笔日记摘抄人生哲理励志成功故事名言格言签名说说座右铭语录话语
    文学
    文学体裁唐代诗人宋代诗人现代作家名著阅读佛学经文其他类
    古诗文
    文言文古籍
    实用文
    评语台词祝福语入团申请书演讲稿主持词实习报告述职报告总结合同范本工作计划辞职报告策划书自我鉴定口号心得体会邀请函检讨书礼仪常识介绍信
    试题
    教案
    公文
    事务文书会议文书交际礼仪文书经济财务文书
    素材
    黑板报手抄报折纸剪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