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本细读

时间:2024-05-06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本细读

引导语:唐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学生课本中必选之篇目,下文是这首诗的文本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摘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其魅力可见一斑。而后世对改词也是推崇备至。究竟其魅力何在?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其艺术之妙。

关键词:明月;矛盾;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10-02

宋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等等现行中学生课本中必选之篇目,如此一篇文章因何却吸引了无数的眼球,究竟其在艺术领域和思想领域有何独特之处?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的细读来解决这一问题。

开头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话很突兀。首先,问的对象是青天。青天能思考能言吗?不能。作者知其不能回答还在问,这不是太没有道理,太痴狂了吗?其次问的内容是明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何时有?这与屈原之天问很相似。更同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神似。而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这样的问是不会有答案。这也是没有道理,很痴狂的。不过有酒作为媒介就没有问题了。喝得醉醺醺了,头脑不清醒了,问什么就都行了。可是这样的问却有着内在因由的。屈原之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而李白苏轼也是由于自己仕途不顺,而生人生短暂迷离虚幻之感,故而问月从何时来的,以月之长久来暗示人生之短暂。因而可以上这一问虽是无理却极尽其妙的。接着作者写到“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天上宫阙,这自然是神话中天宫了,天上宫阙有无呢?自然不能确证,苏轼假定他有,还问今年是何年何月呢?作者进入创作之时,并不像科学家一样去考证,天上的月宫是不是真的有,而是直接进行假定,就像作者假定青天能够知道并回答月亮是什么时候有的一样。作者天真,淳朴之天性一览无遗。这里作者不是个理性的人,而是一个十分感性的人。这就是作家的天分。而由月过渡到月宫又是及其自然的。接着作者写到“我欲乘风归去”,作者说“归去”显然是把月宫当成了自己的家了,月宫是自己的家,那么人间就不是自己的家了。作者从问月到问宫阙再到想归去宫阙,显然是层层表达自己的明月的赞美与向往的。然而明月固然很神秘,而宫阙虽然美丽,作者也想归去。那么作者是不是就归去了呢?不然作者给出一个很简单的理由就否定了归去的意图,就是“高处不胜寒”。高处太过寒冷,这自然也是十分无理的,寒冷了可以烧火炉、住窑洞多穿些衣服嘛!好像寒冷了就没有办法了。其实寒冷只是作者的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而真正的理由是,在人间可以“起舞弄清影”,自由自在,逍遥快活。孙绍振先生认为“就这样,苏轼营造了一种似人间而又非人间的意境,一种既醉又清醒的感觉,徘徊于现实与理想、人间与非人间之间,矛盾而又统一。有矛盾,有彷徨,才有特点,才精彩。正是因为太精彩,后世就有人模仿。”孙邵振先生抓住了在人间和天上宫阙这一矛盾作为分析的切入口,这显然是很准确的。可是究竟天上宫阙,和人间究竟在词中是否另有所指呢?很多诗评家认为有,是作者入世和出世的矛盾,最后取入世即在人间。应该说这样分析是很有道理的,我是赞同的。但是,宫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朝廷的宫阙,而“归去”宫阙,显然作者本身就是宫阙中人,只是由于和王安石政见不合就自己请求下放。但是作者回到宫阙后,自然不能像在朝廷之外那般自由自在,逍遥快活了。他的`上头是深受皇帝信任掌握着大权却与自己政见不同的王安石。因而宫阙虽然富丽堂皇,却很寒冷,却不能“起舞弄清影”。

词上阙写月是大手笔、大线条,也是大疑问大胸襟。词下阙作者从小处着笔,从细微处写月了。首先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转”“低”“照”很客观的写了月的移动,暗示夜深甚至夜将逝,而人却未眠。这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曾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艺术表现上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都表现了作者与对象间的深厚感情的。作者迟迟未能入眠的原因,我们可以从词中找到,就是怀念弟弟子由。怀念人,没有什么天份的作家,会写“我很思念你”“我很想念你”“我非常非常的思念你”,有天分的作家,则说我想念你,想的“孤灯挑尽未成眠”,想的“人比黄花瘦”。作者想弟弟想的整宿未眠,于是很着脑,作者说“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月亮阴晴圆缺是自然而然的事,哪里会认识你苏东坡呢?你们兄弟团圆我自圆缺,你们兄弟分离我也圆缺。然而,科学不妙的,逻辑上不合理的,在抒情达意里却是大妙。作者借月来怨,表达的是非常渴望与弟弟团聚,而不能团聚心生怨恨,加深了渴望团聚的思想感情,使得感情有了层次。这岂不是大妙。诗词之变异由此可见一斑。苏轼就是苏轼,当兄弟分居两地,自己深度思念弟弟的感情表达之后,转向自我安慰,他开始变的很理性了。他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话也很妙,而且成为格言式的话语了。“无理而妙”,有理却为何也妙了呢?首先,这个理之后蕴涵的是深深的感情,而这里的理,是感情极致的一种变异。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就不需要用这样的话来自我宽慰以及宽慰别人了。当我们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里必然是有着排解不开的感情。其次,如此宽慰不一定真的就缓解了自己那深沉的思念,而仅仅是感情到了极致的一种自我宽慰。再次,同时表现出的一种洞察世俗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故能成就千古名言。词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千古名句。这句话是理性和感性的高度融合。作者说“但愿人长久”,就是知道人之生命是不可能长久的,是不能像月一般长久。但作者依然“愿”人能“长久”,只要人长久了,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够共赏一轮明月。这样理性和感性高度融合着抒情可谓绝妙。我们知道,月的意象被古典诗词浸染成思乡怀人的意象。比如《古诗十九首》的《明月何皎皎》,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等。正是因为月本身的特性比如圆缺,比如光线比较朦胧,比如无论在何处,只要天气晴朗只要有月大家都是一样的。纵然周围的事物都不是自己熟悉,但月亮是一样的,是大家熟悉的。因而月就成了思乡怀人的意象了。“千里共婵娟”,从事物的不完美发现了可以肯定,可以兴奋的一面,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的发现力。

从以上粗浅的分析可知,这首《水调歌头》被历来的学者文学爱好者推崇备至是因为其本身魅力。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结语:

纵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认识到这是一篇非常的优秀的作品,其优秀就在于它遵循了文学本身的审美准则,文学不同于科学,也不是感性或理性就美。文学做为一种独立之艺术遵循其本身的规律,有其本身的审美范畴。我们分析文本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文学本身独特的审美魅力,为我们的写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修订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更多《水调歌头》文章推荐阅读★★★★★: 

1、苏轼《水调歌头》的意思

2、《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原文翻译及赏析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反思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优质教学设计

5、中考第一轮复习《水调歌头》练习题

6、《水调歌头》词牌名简介

7、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赏析

8、张惠言的五首《水调歌头》

9、对苏轼《水调歌头》的解说

10、试析苏轼词《水调歌头》的感情基调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文本细读】相关文章:

1.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苏轼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5.带你走进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审美赏析

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诗

8.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说课稿

  • 上一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 下一篇:苏轼题西林壁教案
  • 专题推荐
    随机推荐
    随机推荐
    作文
    话题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考试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字数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写作指导
    语文
    成语大全近义词反义词谜语大全歇后语汉语拼音同义词阅读答案教学课件造句朗诵稿说课稿教学反思征文教学设计
    美文
    经典美文优美句子诗歌散文微小说随笔日记摘抄人生哲理励志成功故事名言格言签名说说座右铭语录话语
    文学
    文学体裁唐代诗人宋代诗人现代作家名著阅读佛学经文其他类
    古诗文
    文言文古籍
    实用文
    评语台词祝福语入团申请书演讲稿主持词实习报告述职报告总结合同范本工作计划辞职报告策划书自我鉴定口号心得体会邀请函检讨书礼仪常识介绍信
    试题
    教案
    公文
    事务文书会议文书交际礼仪文书经济财务文书
    素材
    黑板报手抄报折纸剪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