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桃花源记》教案

时间:2024-04-18

《桃花源记》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教案1

一、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的编写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新授单元,每个新授单元所选文章各具特色而又循序渐进。一单元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感悟战争的意义;二单元感受博大而质朴的爱;三单元了解建筑古迹中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四单元崇尚科学,讲究实证和创新;五单元在脍炙人口的名篇中体会“感事抒怀、借景言情”;六单元体会山水景物中的无限情思。

《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21课。本单元所选文言文,体裁不尽相同,有叙事的,有夹叙夹议的,有说明事物特征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有些文章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怀。本课也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初中阶段会涉及到陶渊明的文章四篇,都集中在八年级,而本课是接触他的第一篇,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课的体裁是“记”,初中阶段涉及到这种文体的文章共六篇,八年级上册有两篇,八年级下册还有四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掌握“记”这种文体特点,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对课文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参照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设置要使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要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作为第四学段的八年级学生,应初步达到课程目标中二级目标的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等等。

基于以上目标要求,我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过程与方法: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准确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说学情

在教学中了解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七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14篇文言文,掌握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接触过记叙性散文,如《童趣》《口技》;掌握了一些阅读和欣赏的方法。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知识的储备方法、技巧的掌握是零散的;鉴赏能力较弱;作品构思、选材、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精妙借鉴吸收少。而本册书五六单元的文言文无论是从长度上,还是从内容上,都是对他们的一个新的挑战,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积累,他们将会向课标的要求更近一步。

三、说模式

我校正在开展“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意在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教学的有效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以这种模式为基准,自主设计了文言文的基本教学模式:1.情境渲染。引领学生走入课堂。2. 剖析结构。自主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3.语句赏析。走进文本,对美的资源进行感悟和再创造。4.拓展深化。补充资源,深化认识。5.检查反馈。巩固练习,夯实基础。6.分层作业。激发个性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对象的学习需求。在六个环节中,要以问题进行串连,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自主学习,“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自然成诵的境界。

四、说设计

《桃花源记》是一篇精讲课文。第一课时,我设置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根据教材内容的'目标和要求,结合学情分析和我校的教学模式,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六个环节:导入新课、理清线索、赏析语言、探究主题、巩固练习和布置作业。下面我将逐一解说每一环节的设计内容和意图。

(一)导入新课

由提问学生曾经学习过的陶渊明的诗歌导入,出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设计意图:以学习过的诗歌导入,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地调动思维,因为对作者有熟悉感,所以更容易接受新知。

(二)理清线索

给出固定句式,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理清线索,分别是渔人发现、探访、离开桃花源,总结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设计意图:在上一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再给出填空式问题,适当地降低了难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填出词语,理清线索,保护学习的积极性。

(三)赏析语言

在我校“问题引领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我设计了本环节的核心问题,“桃花源美,美在 !”此环节分为三个层次来教学:一,读出桃花源的美,学生能够找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中感受桃花源的美。二,说出桃花源的美,经过反复地朗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感和浅层的感受,此时引导学生说出这种美感,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翻译的基础上融入适当的描写的成分。三,写出桃花源的美,在几个学生已经说出了桃花源的美之后,起到了一定的示范的作用,再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把自己想到的美,写下来,教师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给予配合,让学生体验由文字抒写情感的快乐。

设计意图:通过补全句子,找出景物描写,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感悟桃花源的美丽、祥和和欢乐;指导学生掌握抓住重点语句来赏析文章情感的方法;在课堂练笔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准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探究主题

由学生模拟渔人和桃源人之间的对话,切入对主题的分析,提出问题,学生思考,桃花源存在的可能性?如果不存在,陶渊明写作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此时链接相关知识背景,包括陶渊明的其它作品和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背景,在学生思考后,再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并引导学生说出本文的主题。最后出示教师寄语。升华桃花源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学生活动和问题设置,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主题;链接相关背景知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陶渊明的思想,也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补全知识结构。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的现实含义。桃花源已经不仅仅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更是个人心灵的一方净土,自我沉浸的精神家园。

(五)巩固练习

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此项练习,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达到背诵的教学目标。

(六)分层作业

在本环节,作业分为两个部分:

必做部分:

1、背诵课文。

2、整理本课中出现的成语,并借助字典,写出其含义。

选做部分:

一千多年过去了,桃花源人的生活又将是怎样的呢?请以“再访桃源”为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写一篇练笔。要求:1.想象要合理;2.字数在三百字左右。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既巩固所学知识,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说板书

板书的目的在于简明、清晰地反映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因此,我设计的板书重在突出对文章线索、语言赏析和主题理解方面,更加直观地再现了本课的要点。

六、说评价

课标中建议:语文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要尊重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此建议,在教学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益。在课堂练笔环节,主要是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主,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在知识链接环节,主要是教师评价为主,给予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在合作探究环节,以师生共同探讨为主,教师不要轻易予以反驳和否定学生的回答。

七、说开发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本节课我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内资源的开发有:师生对文本的共同学习和开发;学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渗透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课外资源的开发包括:知识链接丰富了

教学内容和形式,网络教学的运用拓宽了教学的渠道,图片资源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八、说反思

《桃花源记》 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但作为八年级所学的第一篇文言文,我还是把识记理解文章的文言知识放在了首位。

《桃花源记》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

1朗读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1.“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个环境优美而生活安乐的世界,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展示)

二、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诣( )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朗读指导:

①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的读出感情意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

4.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5.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提示:⑴重点字必须解释出来,单音节变成双音节。

⑵根据课文内容,补充省略的内容。

(二)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展示)

1.通假字

(1)具答之。(具,通“俱”,都)

(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词

(1)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义,味好,香浓。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

3.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

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

②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

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

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指示代词)

②既出,得其船(他,代渔人,人称代词)

①见渔人,乃大惊(就,于是,副词)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副词)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介词)

4.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C.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6.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三)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美、乐、奇。

三、欣赏探究

(一)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渔人的行踪(线索):

发现→进访→离开→再寻

(二)分步品味课文

1.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课文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述一番。(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美好的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别的树木,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一块大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

这里的田池美,……

这里的桑竹美,……

这里的阡陌美,……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优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让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老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同学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的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明确: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怡然自乐”,乐在悠闲自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怡然自乐”,乐在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父母疼爱。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令人为之神往。

3.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气,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

(三)思考,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1.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学生讨论)

明确:

1.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2.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惋惜。

3.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人的平静生活。也为下文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无的。

5.在思考下面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6.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四、拓展延伸

1.提问: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可以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自圆其说即可)

2.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愿意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五、反馈练习(多媒体展示)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搜集积累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略

《桃花源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 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3、品读法

4、复述法

教学程序:

一、 课前导入

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即: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孙犁的《芦花荡》,西蒙诺夫的《蜡烛》,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以及聂华苓的《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些作品的题材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明确:以战争为题材。掩卷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渴望和平,拒绝战争,这种朴素的愿望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人民就曾希望有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都能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反映这种朴素的愿望的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

板书课题:桃花源记——陶渊明

思考: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明确:世外桃源

什么意思呢?明确: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大家了解作者吗?课件展示陶渊明及写作背景。

二、初步感知: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一遍(一读),学生提出学习目标,注意朗读要求。(课件展示)。

2、指导朗读:

要求:

a、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

b、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

具体是:a、第一段平缓语气,第二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语气,第三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四、五段读出感慨语气。

3、学生按以上要求齐读全文。(二读)积累本文的“一词多义”及“古今词义差异”的.现象。(课件展示)

4、同学们,请找出还有哪些文中难解的、注释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5、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难以翻译的句子,其他学生解答,教师点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全体同学齐读课文(三读)。

三、 品读赏析

1、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展示课件。

即: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

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其中重点是写哪些部分?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什么?

明确: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3、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

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四读)。

《桃花源记》教案4

桃花源记人教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文章字词的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2.学生对文章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的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

3.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失的地平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走进将要学习的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的内涵。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本文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课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词有助于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的梳理与文章细节的探究,学生可以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有所理解,为明确文章主旨做好准备。

3.明确文章主旨。

(1)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明确文章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学生逐句翻译文章,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设计意图】 《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学生自读、自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读阅读的能力。

2.勾连回顾。

(1)引导学生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2)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调动已学内容,为后面比较阅读打好基础。

3.方法讲授。

(1)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提出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予方法指导。

方法点拨: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1)文章内容;(2)中心主旨;(3)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已知联系到未知,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已学阅读方法,同时“降低”比较阅读的陌生感和难度。

4.方法应用。

(1)学生结合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桃花源记》《秦时妇人》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异同。

(2)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桃花源记》《秦时妇人》两篇故事架构“大同小异”,但表达主旨、表达方式“小同大异”的文章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

5.小结。

教师在学生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设计意图】 小结回顾,有助于学生夯实本课重点。

(五)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运用所学方法,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设计意图】再阅读一篇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的《乙亥北行日记(节选)》,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方法,能够在“旧文章”中有“新发现”。

《桃花源记》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

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xx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xx《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⑵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⑴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⑴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加强诵读训练。

⑵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方法

⑴反复朗读法

⑵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桃花源记》。

二、 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平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 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两岸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 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本文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近。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黄发垂髫: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五、 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

六、 作业设计

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桃花源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1)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2)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3)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髫()恰

诣()骥()津()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1)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2)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2)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③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④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欢乐和奇异。

2、深入体会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4、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桃源仙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东晋末年,战乱频繁,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濒临崩溃,在这样的动乱岁月,陶渊明的一腔爱国热情无处倾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无法实现,只能把情感寄托在文章里,今天我们就带着对陶渊明已有的认识,再次走进《桃花源记》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找同学大声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三、分别从“美、乐、奇”三个角度赏析全篇文章,学生进入小组讨论pk阶段。

四、小组讨论:桃花源的美表现在原文的哪些句子中?

1、教师点拨:自然环境美、社会环境美、人情美。

2、作者写这一美景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喜爱、向往)

五、小组讨论:

1、文中哪些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教师点拨:(老幼因和平安定、丰衣足食而乐)

2、总结:桃花源人都乐在哪里(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作者写这些乐的目的'是什么、(寄托理想)

六、小组讨论:

1、桃源“奇”在何处呢?从原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小组讨论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同时分析了三个问题。

1)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2)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章安排刘子骥寻桃源是不是画蛇添足?

2、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

3、作者设置这些“奇”暗示什么?(虚构社会)

七、桃花源是一个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仙境,这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批判黑暗社会)

八、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明确:想法积极,做法消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九、学生质疑

十、总结小组成绩,鼓励优秀小组

十一、结束语:陶渊明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十二、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桃花源记》教案9

导入: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一、文学常识

二、朗读(句间停顿)

三、解释字词,翻译句子

为业:靠……谋生。 缘:沿。 鲜美:鲜艳美丽。 豁然: 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延:请。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

1.渔人偶然发现桃林。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见过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林奇异景象,景物幽美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甚异、欲穷—心理,设悬念,做铺垫,引下文。

2.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做客桃花源。

“林尽水源” →山有小口(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舍船从口入 → 复行 →豁然开朗”---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桃花源中的生活环境美好、宁静而和平;人们和睦相处,生活幸福、富足安乐

渔人与桃花源中人交往---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表明他们对战乱的厌恶,对和平宁静生活的追求。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民风淳朴、热 情好客)

“皆叹惋”?-- 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不足为外人道也。”--“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为“不复得路”埋伏笔

3.渔人离开桃花源再访而不得

“不复得路”,“规往”而“未果”--- 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本文借武陵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故事,表现作者对理想的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动乱、黑暗生活的不满。在文中他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在这里,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过着安居乐业、友好和睦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这样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人民反对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但这理想境界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积累考题

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对桃花源人说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历史知识和对课文的理解推测。

一是重大历史事件,如陈胜、吴广起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汉朝,三国鼎立,赤壁之战,三国归晋……。

二是当时动乱、黑暗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痛苦的生活。

2.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3.在桃花源中,作者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4.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表明村人对与人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安定平和的环境。)

11.“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①桃花源中人厌恶源外战争,追求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 ②桃花源中景色很美。

12.最后写想重入桃花源“不复得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的意图是什么? ①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并且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及、渲染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13. 表明村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教案10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的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品味文章语言,发挥想象,运用现代散文语言进行文学再创作。

3、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形式:一读一写一研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回顾陶渊明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

今天学习《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二、检查积累。

(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古文知识积累的重视。)

1、古今异义

2、四字成语

三、诵读课文,把握内容

(用一个问题将全文内容串连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个性解读过程中,并加强了古文朗读的份量,可谓一举多得。)

设计问题: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

预设: 1段自然风景美

2段乡村生活美

3段人民情感美

4段社会环境美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老师适当点拨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指导读法(轻重缓急高低等),同时做课文内容归结:本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四、想象创作,感悟文本。

(由于考虑到课堂时间的问题,此项文学写作已做为课前作业先行布置了下去,课上只做交流,赏析,评价。)

由唐代三位诗人对桃花源所做的诗歌切入,烘托课堂气氛,引出问题:大家能用更生动、丰富的现代散文语言再现这美丽的桃花源吗?

附:配乐配图

形式:

小组交流——推选优秀——朗诵展示——组内自评——组组互评——老师总评。

学生可由古文中的一句话,一个段落,产生审美体验,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多种文学技巧,丰富的语言进行再创作,深入展现桃花源的美!

老师的评价可从内容、角度、技巧等方面入手,点到即指,不做深究。

此板块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语言积累和有关技巧,进行写作训练,同时也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情感升华!

五、探讨主题,小结全文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归往。未果,寻病终”文章这样安排结局有什么作用?

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表现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对残酷的现实社会的不瞒和控诉。

增添神秘色彩,更使人向往追求,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联系内涵,拓展反思

“桃花源”,不仅在陶渊明的心里,在他的精神里。而更在每个人的心生根发芽,它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种甘露,给人们心灵慰籍。

同学们,如果你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困苦,在现实社会感到愤懑失望,那么学学陶渊明,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我心中的‘桃花源’”吧!

《桃花源记》教案11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并扎实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及文言现象。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以极度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点、难点】

准确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使用说明】

1、 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 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

【自学导航】

一、预习点兵。

1、走进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是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便要还家( )刘子骥( )诣( )

3、重点词语释义。

为业: 缘: 夹岸: 杂: 鲜美: 异: 穷: 舍: 豁然: 开朗:

平旷: 属: 怡然自乐: 悉: 所从来: 咸: 问询: 先世: 妻子:

邑人: 不复出焉: 焉: 间隔: 皆: 叹惋: 延: 语告: 不足: 既: 志: 诣: 如此:

遣: 欣然:

4、古今异义

5、一词多义

6、特殊句式

二、初读课文,发现桃花源

读课文,将文章第2、3段其中的一段翻译在下面。

三、再读课文,走进桃花源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

(二)感受桃花源的幸福——桃花源幸福在何处?

(三)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四、熟读课文,访问桃花源

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五、拓展延伸,再寻桃花源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3、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4、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5、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与德育:

6、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目标2、3、4

教学难点:

目标5

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

2、讲解归纳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归纳字词,疏理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景观呢?请打开书——

二、检查预习:

1、学生齐读课文。

2、抽生谈谈初读课文的感想。

三、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上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

得:便得一山(看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复:不复出焉、不复得路(再)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又)

遂:遂与外人间隔(因而)遂迷(终于)后遂无问津者(就)

5)同义词

1.悉如外人:悉:都

并怡然自乐:并:都

咸来问讯:咸:都

皆叹惋:皆:都

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3.缘溪行:缘:顺着。

便扶向路:扶:沿、顺着。

四、解题、图解课文:

1、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第一段:写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源的经过。

第二、三段: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

第四段: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

2、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3、解题,复述主要内容: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本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整体感知了本文,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但我想同学们在理解文章上还有一些疑惑,下一节课我们重点来解答同学们的不懂之处,到时请同学们大胆提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深入分析课文;

2、讨论课文思想。

教学步骤:

一、背诵导入:

背诵课文;

二、疑点解惑: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精讲。

参考问题及作答:

1、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三、亮点欣赏: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三)感受桃花源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主题讨论: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处理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的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县各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进秦时乱,申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边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文中加括号的地方都省略了主语,请补出。

2.文中加点的“要”读作____,加点的“间”读作___。

3.文中加点的“要”的意思是___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意思的词,它是___.

4.“妻子”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__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____,是个___短语。

5翻译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

6.桃源中人“皆叹惋”的原因是:______。

7.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表现桃花源中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语句。

六、小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2、字词归类:

1)补充实词: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遣:派。欣然:高兴地。

2)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3)古今异义:

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无论魏晋。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的连词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好,香浓

诣太守,说如此。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终(不久)

乃:见渔人,乃大惊(于是)乃不知有汉(竟然)

舍:便舍船(舍弃)屋舍俨然(房屋)

《桃花源记》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遗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撞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简介作者。(要点同“教学设计(A)”)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严然、鲜美。

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A)”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l。渔人是怎行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给果怎样?

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髦并治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俨然——阡陌----垂髫——

诣太守_邑人_刘子骥_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阡陌交通: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⑤诣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③比喻无人再未尝试或过问。()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i段。

八、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

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

1.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

“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地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样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

“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

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

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1.“景’倚,如:“土地平旷,屋舍严然,……”等。

2.“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3.“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思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挑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峰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恰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洋和输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可用油印资料、电教等手段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伊然良田美地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叹惋语云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桃花源记》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桃花源”的理想社会的描述,认识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重点:

感受桃花源的美,描绘桃花源的美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PPT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分享交流——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陶渊明,东晋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2、字词正音

豁然开朗huò屋舍俨然shè yǎn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便要还家yāo诣太守yì

3、朗读感知

范读课文,清楚、流畅。

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4、了解文章

文章是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三、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第一节:发现桃花源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2、桃花林里的自然景色如何?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明确:有山有水,人杰地灵。或,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进入桃花源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2、这里的人生活的好吗?何以见得?

3、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吗?

第三节:访问桃花源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明确: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

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2、桃花源人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

3、讨论: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何“皆叹惋”?

明确:A.陶渊明所处时代。B.作者寄托的美好理想社会。

4、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明确:怕世人找到,破坏他们安宁的生活。

第四、五节: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1、渔人离开桃花源怎么做的?

2、他为何没有答应桃源里人的要求?

明确: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3、结果如何?作者为何这样写?

明确:遂迷,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四、研读课文,深入探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五、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一次感受桃花源的美丽与神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归园田居》《饮酒》等作品。

3、写一写或者画一画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知识点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知识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

2.仿佛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像。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诉)

处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积累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2.豁然开朗:比喻对某一问题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得意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喻无人过问而十分冷落。

(七)名句积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受。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课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芳草:香草。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极:非常。

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阡陌:田间小路。

相:互相,指双方。

悉: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快乐的样子。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乃:竟然。

具: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都。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云:说。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儿女。

邑人:同乡。

复:再,又。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已经。

扶:沿、顺着。

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记。

遂:终于。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问题归纳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桃花源记》教案15

【设计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1、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字词、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成语“世外桃源”或陶渊明诗句导入

二、陶渊明简介

三、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四、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归纳,教师总结)

五、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六、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

七、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桃花源的美好画面

三、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三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

四、分类感受

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⑴ 桃花源美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⑵ 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2、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感受桃花源幸福:

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⑴ 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⑵ 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⑶ 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学生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五、桃花源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和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六、文中哪一句话表现了桃花源中人的这种社会理想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七、文中哪一句话还表现了林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八、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自由辩论)

九、总结结束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十、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思考练习。

3、摘录一些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 上一篇:《桃花源记》公开课教案合集5篇
  • 下一篇:《桃花源记》教案7篇
  • 专题推荐
    随机推荐
    随机推荐
    作文
    话题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考试作文单元作文英语作文字数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写作指导
    语文
    成语大全近义词反义词谜语大全歇后语汉语拼音同义词阅读答案教学课件造句朗诵稿说课稿教学反思征文教学设计
    美文
    经典美文优美句子诗歌散文微小说随笔日记摘抄人生哲理励志成功故事名言格言签名说说座右铭语录话语
    文学
    文学体裁唐代诗人宋代诗人现代作家名著阅读佛学经文其他类
    古诗文
    文言文古籍
    实用文
    评语台词祝福语入团申请书演讲稿主持词实习报告述职报告总结合同范本工作计划辞职报告策划书自我鉴定口号心得体会邀请函检讨书礼仪常识介绍信
    试题
    教案
    公文
    事务文书会议文书交际礼仪文书经济财务文书
    素材
    黑板报手抄报折纸剪纸图片